<

原创牟津雨李尚凝家庭与生活报

岳池篇

“医药强县”,这是岳池提出的总体发展战略。作为中药材传统种植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课题。

随着四川省鼓励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岳池县植入创新因子,延长产业链条,中医药产业转型跨界旅游,今年11月,岳池县将迎来创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验收考核。

10月15日,记者来到岳池县,探寻其何以实现创建目标。

发挥优势

规模化种植中药材

站在岳池县顾县镇羊山湖村的制高点向远处眺望,吴茱萸、佛手、藤椒等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线成片,覆盖了整个村庄,颇为壮观。

据岳池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罗西云介绍,得益于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等自然优势,当地群众长期就有零散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自决定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后,岳池县把规模化种植中药材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岳池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已发展到8.5万余亩,主要种植有黄精、佛手、白芷、吴茱萸、枳壳等36个品种。”罗西云介绍说,特别是顾县镇中药材种植集聚区从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已连片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余亩,其中吴茱萸种植面积达亩,是全国最大的连片种植基地。”

而这片绿地也蕴含着岳池脱贫攻坚的“致富经”,目前全县已引导户农户参与种植、经营,实现户贫困户脱贫。“我家的地现在都拿来种中药材了,每亩地卖出的价格比种玉米、小麦等收入强多了。”羊山湖村村民蒋明翠说,再加上在基地做点扯草、收药等工作,一个人一年能赚2万多元。

打造特色

中药材加工渐成体系

要建设成为全省中医药产业强县,中药材种植只是基础的一步,如何形成品牌效应,让更多公众吃上“岳池牌中药”?朝着这个目标,岳池县加快建设中药材产品溯源体系、营销体系,加快推动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和道地药材产品等认证,打造“岳池吴茱萸”“岳池佛手”“岳池枳壳”“岳池黄精”等地理标志产品。

“在种植基地建设有药材初加工基地,当药材成熟后会进行一次初加工,然后转往中药材深精加工企业,他们会对药材进行提取、研发,制作成中药饮片等,然后发往全世界销售。”罗西云告诉记者,目前岳池县有5家中药材深精加工企业,今年还计划再引进2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

“我们是一家生产中药饮片的医药企业,主要生产当归、佛手等余个品种的中药饮片。”入驻岳池的四川金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潘黎说,公司已成功研发黄精功能饮料,今年将启动2期项目建设。

创新业态

中药材产业融入旅游

在羊山湖村,成片的中药材基地不仅让该村成功脱贫,还逐步打造成为以中医药康养为主题特色的旅游景区。

今年,岳池县依托中药材种植的绿化美化功能,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路线,推进中医药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开展药膳、食疗等研究、开发和利用。

漫步羊山养心谷景区,药花、药草成方连片,广场、湖泊、步道等点缀其间,中医养生小知识随处可见,一切美不胜收。走累后,可在湖边小坐,品基地生产的金丝皇菊茶,尝黄精药膳鸡、天麻牛肉煲等特色药膳。据介绍,景区目前每天接待游客人次左右,涌现出餐馆、民宿等旅游业态,带动周围村民就业。

记者采访当天,景区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节做准备。“今年,我们准备从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入手,把赏菊、戴茱萸、吃长寿宴等重阳文化和基地相结合,全景区覆盖式进行中医药健康宣传。”罗西云介绍到道。

观药花、吃药膳、看中医……中医药与旅游深度融合,岳池县中医药正迸发出新活力。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牟津雨李尚凝

原标题:《健康扶贫

医旅结合出彩也出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j/1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