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药用根茎,因产地品种不同可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为道家养生推崇之仙药,又称仙人饭,亦食亦药。鸡头黄精味道脆甜,但姜形黄精辣口涩喉。能养阴补脾润肺,久病体虚或内热消渴可以服食。传言常食黄精健步如飞,无人能及。鲜黄精九蒸九晒而色黑入肾,可以补髓填精。

黄精是百合科植物黄精属植物,入药用植物包括: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等。

黄精的叶子因为品种不同,有一定差异,黄精、滇黄精的叶子是绕一圈生长的(轮生),叶片细长;多花黄精的叶子是一个一个错开生长的(互生),叶片扁。

黄精的花儿是桶状的,像一串串风铃。黄精、多花黄精花儿是黄绿色的;滇黄精花儿会慢慢变红。

黄精入药部位是根茎,按形状不同,分为:鸡头黄精、姜形黄精等。黄精生长缓慢,前3年不长节,3年后每年长1节,长3节要6年,8节就要10年。

黄精的药用价值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黄精在现在的《中药学》中归为养阴药。可以用于气阴亏虚,表现为:体倦乏力,口干食少,干咳,虚热等。有的人总是觉得口干,如果确定是阴虚,可以使用黄精。

其实黄精还能补肾,是补肾填精的良药。黄精得名就与之相关。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

黄精若要补肾填精,按照古法,需要九蒸九晒,颜色变黑,又称乌黄精。但现在炮制估计也就蒸晒两三次吧。

黄精的应用方法

前边说的生活在晋朝的葛洪,可是一个道家人士,炼仙丹,服仙药。黄精自然被道家推崇,被称为仙人饭。

且不管它是否成仙,但黄精确实是亦食亦药的。在饥荒之年,人们就以黄精充饥。因此,黄精又被称为救穷草。关于黄精的传说也自然很多,有传言说有人逃命到深山老林,就是靠吃黄精生存,时间长了,健步如飞,无人能及。

不过生吃黄精,还是注意一下口味滴。鸡头黄精味道脆甜,但姜形黄精辣口涩喉。黄精最近被炒起来,卖家也不少,淘宝一堆。不过,小永真没尝过,所有记载都是参考综合而成。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验,请多多指正。或者您买到了黄精,分我两块尝尝啊。

黄精既然是药食同源佳品,自然怎么吃都行,或生或熟,或炒或炖,或当菜,或当饭。但常服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髓坚强,不敢恭维。还是锻炼身体吧。

不过黄精补肾,对预防须发早白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留下了诗句,《丈人山》: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前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再补充一下,乌黄精正品不多,饮片黄精通常如上图所示这样,看上去是不是感觉就很滋腻?黄精滋腻就像大枣一样,如果吃多了,就会觉得堵的慌,中医称为壅塞气机。黄精虽然补脾,但吃多了反倒伤脾,导致食欲减退。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景岳全书》:一名救穷草。味甘微辛,性温。能补中益气,安五脏,疗五劳七伤,助筋骨,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耐寒暑,下三虫,久服延年不饥,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本草备要》:平补而润。平甘。补中益气,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下三虫。以其得坤土之精粹,久服不饥。气满则不饥。

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j/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