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专家刘军连 http://m.39.net/news/a_9380868.html

“种植技术学得好,产业效益会更高!”近日,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产业团队到赫章县铁匠乡半夏示范种植基地,开展“机械化、种防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应用工作。

贵州大学中药材团队现场解答种植中药材技术难题。

两年前,贵大中药材(石斛)团队突破了半夏人工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半夏人工种子完全投入生产应用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半夏生产种子成本高的问题。   “年我开始种植半夏,一开始不知道要给种子消毒,也不知道要种在海拔高的地方,导致产量不高、容易生病、品质不好,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才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以前半夏种1斤只能收2.5斤,现在可以收5斤多,以前年收入1-2万,现在20万,多亏专家的指导,把我培养成了种植大户。”赫章县德卓镇半夏种植基地村民王太伟自信的说:“下一步,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尽可能实现种植规范化、规模化、机械化。张教授和其他专家一定要多来指导、帮助我们啊!”   近两年以来,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专家团队提出的“种苗生产工厂化、田间耕种机械化、种防一体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目标“三部曲”,大大提高了我省半夏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使我省的半夏种植面积从年至今增加了几万亩。

贵大石斛研究院示范种植基地

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团队已经取得不俗成绩:   在威宁自治县、榕江县、沿河自治县等地建设示范基地5个,培训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4项、新品种2个,带动农户户,产生经济效益万元产值;推广天麻、半夏、黄精、草珊瑚、党参生态种植,推广无公害产地加工等技术,促进了深度贫困县中药材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并参加制定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指导全镇产业发展……   此外,该团队在大方、天柱、施秉等地建设示范基地10个,线上线下培训12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10项、带动农户0户,生态种植率达到80%,通过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在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产地加工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技术水平提高50%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0万元以上。   年11月,为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推石斛产业发展,贵州大学成立石斛研究院。研究院占地30亩,包含育苗区、示范种植区、成果展示区、产品研发区。   日前,记者走进贵大石斛研究院示范种植区,但见一兜兜石斛“长”在一排排的树桩上。贵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石斛研究院负责人黄明进介绍,这就是铁皮石斛附树栽培,把石斛种苗固定在树桩上,让它们自然生长。“该种植模式下的石斛不打农药,品质好,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黄明进说。   种植区内,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等各种石斛令人目不暇接。“全省野生分布的50多种石斛物种,通过我们的科研人员收集、挖掘和培育,在这里应有尽有。”黄明进介绍。   在石斛研究院种植园内,还种植有百合等中药材。黄明进告诉,由于石斛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长达三年以上,考虑到收益问题,他们探索出“短、平、快”的立体化栽培模式——在树下种植观赏性强或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以短养长,实现多元化经营,这种模式会很快在赫章等地推行。   “贵州大学中药材(石斛)团队将继续用科技力量让农民少走‘弯路’,提高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同时研发出更有价值的产品。”黄明进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邓钺洁

编辑何涛编审田旻佳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z/1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