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自古“黔地无闲草,处处皆灵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地处夜郎腹地的六盘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貌复杂、小环境多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植物的多样性,非常适宜种植发展中药材,近年来,六盘水市立足于凉都的资源禀赋,发挥凉都的生态优势,做优中药产业的凉都特质,从而成为贵州中药材的重要产区。

铁皮石斛

01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野生药材独一无二

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区,境内最高海拔.6米,最低海拔米,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全市空气优良率达96%以上,森林覆盖率53.7%,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2万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土壤垂直带谱发育完备度好,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5%,高者达到15%以上,氮素营养相应较丰富。境内空气、灌溉水、土壤等条件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生态环境完全符合建立绿色中药材基地的要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六盘水成为具有凉都特质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六盘水市是贵州目前植物种类保留得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已有的调查资源表明,六盘水有药用植物科,属,种(含变种和亚种),药用高等植物种数占贵州药用高等植物(种)的66.7%。被中国药典收录的品种有种,具有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4种,境内分布有中国特有药用植物49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15种,有的中药品种是六盘水特有品种,如永思小檗、水城淫羊藿、红果五指莲、威宁小檗、稜果海桐、水城毛茛、毕节小檗等。

六盘水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的美誉。六盘水道地药材刺梨、矮杆银杏、灯盏细辛、生姜、丹参、红豆杉、白芨等8个主导品种所含的有效药用成分均高于《中国药典》标准或其它规定标准。作为土生土长的盘州市普古乡人,在盘州市普古平坝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孔令红的记忆深处,家乡就是一个野生药材宝库,“漫山遍野都是野生中药材,真的是黔地无闲草,处处皆灵药。”孔令红说。

02

受海拔高低影响,中药材立体种植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六盘水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之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天然中药材资源宝库,然而受气候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六盘水的中药材产地又划分为东部、中西部、北部和南部四个区域,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可种植,呈立体性种植结构。

东部地区的六枝中寨和郎岱等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海拔.5米,属低中山溶丘盆谷地貌,主要集中种植金银花、菌灵芝、桔梗、续断、天冬、枳壳、龙胆草、黄精、当归等中药材;而与云南毗邻的中西部地区,因其地貌以高中山和丘陵状山为主,中部地势较低,而以种植续断、枳壳、枳实、独脚莲、天冬、牛尾独活、九眼独活、勾藤等中药材为;地貌以高中山平行岭谷和中山丘陵河谷为主的北部地区,最高海拔.3米,最低米,非常适合种植半夏、桃仁、金银花、天南星、小血藤等中药材;海拔落差最大的南部地区,地貌以中山山地和高原丘陵为主,主要适合种植龙胆草、半夏、续断、厚朴、丹参、桃仁、山桂等中药材。

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盘州市普古乡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过去,每到村民农闲时会上山采药,作为一项日常收入,填补家用。“村民们若医院的,直接上山挖点草药回来吃,疗效很不错!”去年2月,孔令红开始在家乡种植丹参等中药材,不久之后,加入了普古平坝专业合作社。“通过与盘州市旅文投平台公司合作,在村里大面积种植中药材。”

孔令红和同事们不仅大力发展中药材人工培育,而且还积极保护开展野生濒危中药材工作。目前,他们已经成功移栽了40多种野生濒危中药材。“但只是成功了第一步,后面还等培育出幼苗,然后再移栽至山里成活后,才算是成功了。”

03

药农与药企联手,实现好材变好药

六盘水市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药材比较效益的提高,该市立足于自身中药产业的凉都特质,大幅提升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从以野生资源为主发展到以家种为主,而家种又从散户种植到规模化种植,并不断走向专业化和集中化。

六枝特区道地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以规模化种植中药材著称。该合作社位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北部库区大健康生态种养殖基地内,漫山的中药材长势葱翠。在其中核心示范区已建成平方米的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组培繁育实验室。“年组培铁皮石斛、白及等中药材多万瓶,”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王井洪说,合作社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大棚内育满了白芨、铁皮石斛等药材苗,同时,还建有中药材育苗基地亩,种植坚龙胆、桔梗等中药材1.万亩,中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

除此之外,该合作社通过与百灵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促进药材规范化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突破了一批地道特色品种的组培苗、扩繁和病虫害防治等产业技术瓶颈,“我们生产的龙胆草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核心示范区被省财政厅、省扶贫办授予‘贵州省产业化扶贫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王井洪说,与此同时,还与贵阳德昌祥制药有限公司、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等省内制药企业签订中草药收购合同,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形成:研究→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的运行模式,实现好材变好药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六盘水依托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制定了《六盘水市中药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刺梨、矮杆银杏、灯盏细辛、丹参、红豆杉、白芨、黄精等8大产业。到年,8大产业种植基地面积达万亩,新建现代化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个,建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10家、饮片企业4家、提取加工企业2家;建成GMP认证企业4-5家。

来源:乌蒙新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赞赏

长按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g/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