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四金山银山
白癜风需要怎么治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记垫江县纪委监委派驻垫江县三溪镇箐口社区第一书记莫中健 莫中健,自5月底从垫江纪委监委派驻到三溪镇箐口社区做第一书记,短短三个月,他和他的驻村工作队员们就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了社区的村情、民情和乡情,对振兴箐口乡村做到了胸中有数,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 箐口茶山,原箐口乡所辖8个村种有亩绿茶,当年的红翠茶厂规模很大,丰都、长寿等周边区县的茶叶都送来加工,茶叶市场红红火火,茶叶销量更是供不应求,绿油油的茶山那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理应让这些金山银山重放异彩。所以乡村振兴当以发展产业,尤其是发展特色产业为重头戏。因此箐口社区在种植亩青蒿,亩黄精,亩榨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品是当务之急。如何让箐口社区的大米、黑山羊、土猪肉等特色传统产业走向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成了莫中健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员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经充分市场调研,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莫中健书记与箐口社区“两委”仔细研究后决心优先打造箐口大米这一传统特色品牌。箐口社区现种有水稻亩,由于地理因素,箐口水稻种植区域海拔在至米之间,水稻生长期延长,尤其以山泉水浇灌,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良、气味清香,口感润爽、绵软。箐口大米早已在垫江及周边地区形成品牌效应。其实垫江大米最具有优势的就是箐口大米,这里每年收获水稻万斤,除开满足村民自己消费以外,每年可对外销售大米约万斤。由于箐口大米名声在外,每年都会有很多城区的市民慕名而来,购买稻谷加工成大米后运走。也就是说,箐口社区每年都在向外地销售大米,数量众多。虽然具有品牌效应,但实际并没有形成品牌。如果引进大米加工企业,或引进资金,由合作社集体对水稻进行加工,做成箐口品牌大米,优化包装,怎么都得卖四五元一斤,单这一笔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或合作社增加了收入,提成一部分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乡村振兴就具有了基础,也是优势。 为了推动箐口大米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以清理整治辖区内大量的撂荒耕地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50万元整治撂荒耕地亩,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箐口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和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切实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示范带动村民增产增收,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箐口社区5组仰天窝一带,由于道路不畅通,村民犁田耙田、栽秧打谷均不方便,导致该区域约亩农田长期荒芜。箐口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流转、整治,建立高山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春夏季种杂交水稻,冬季形成冬水田。在收获水稻之后及时犁“板田”(机械化),加固田埂,装满水,投放本地鲫鱼苗,到过年或第二年插秧时,一般都有二三两一尾,大的半斤一尾,每一亩田少说也是多斤鱼。如果在插秧时在放养一部分鲫鱼,收获水稻时,每亩地又可获得几十斤或百把斤鱼。这样水稻上千斤,鱼多斤,每亩地增加上千元的输入。关键是这样的示范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一,大面积冬水田可以调节气候,田里有水,形成蒸发量,有利于降雨;其二,及时犁“板田”,把稻庄、稻茬、稻草在七八月间(农历)埋进泥土中,腐烂成为有机质,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为明年种水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施足了底肥,来年少施化肥,几年后就根本不用化肥,种出来的米就是有机大米,品质进一步提高,更具价格优质。还有就是稻庄、稻茬、稻草埋进泥土了,水稻螟虫找不到越冬的场所,越不了冬,在冬天全死掉了。第二年种水稻,就没有或少有水稻螟虫危害。几年以后就没有了水稻害虫,不用打农药,这大米就成了无农药、无化肥污染的绿色、环保、健康、有机的高品质大米,不拿四五元一斤或更多的钱,你根本就买不到。而且,这稻田里的本土鲫鱼,不用投放饲料,是自然生长的,不但口感好,还减少了成本,人民的健康水平也提高了,这很关键,乡村振兴了,人民不健康,那有什么用?所以,“稻—鱼—稻鱼”就是“鱼米之乡”的显著特征 试想:春天是“风吹秧苗”绿油油;夏天是“风吹稻花香两岸”;秋天是谷浪滚滚,一片金黄,稻子如山;稻子收割后是一泓秋水,微波荡漾,辉映日月诗情画意;到了冬季,一湾湾的冬水田里虽静如止水,然而水中是鱼儿穿梭,奔游不息,“倏”地卷起朵朵水花,就像在蓝天白云(倒影)上作画,要多美丽就有多么美丽。想吃鱼儿了,哪里需要忍饥挨饿河边坐,只要截冬水田一角,把水弄干,那水底就是白花花的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鲫鱼,这是绿色的环保的,没有化肥农药污染的健康食品。随便一弄就是几斤、十几斤、几十斤,哪里吃得完的鱼?你有没有那么多的油哟?这样的乡村,何处不是鱼米之乡?何处没有冬水田?因为处处有冬水田,冬天常常“毛毛细雨”“鹅毛大雪”像母亲的手抚摸着脸一样滋润着大地。所以乡村振兴,首先得把水稻田还原成冬水田,还原成鱼米之乡。 一家人有两三亩水稻田就可增加几千元的收入,那生活水平定会提高不少。 以此为契机,莫中健书记和他的队员张继基,程劲凯商议。两千亩水稻田,除了要种其他作物,需要放干的以外,基本还原成冬水田,收获水稻后放养本土鲫鱼,大幅度增加村民的收入。 另外,将对箐口社区3组余亩荒芜耕地实施整治,形成可以机械化作业的优质地块,建立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驻村工作队邀请果蔬专家实地调查后,建议种植蜂糖李,并与大豆或榨菜进行套作。目前正在对拟整治撂荒耕地开展规划设计,并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打造蜂糖李种植示范基地。 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还准备以安海香菇家庭农场为基础,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香菇种植。箐口社区种植的香菇,盘大圆润、味质鲜美,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香菇种植,从孢子到菌菇,技术十分成熟。社区将以集体经济建设标准大棚,租赁给有意愿村民种植香菇的模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提高菌菇产量,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攻坚成果就可以得到有效巩固。 莫中健书记介绍,上述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会为社区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10余万元,同时将创造就业岗位50余个,不断增加脱贫户等低收入人员收入。 “集体经济有了钱,村容村貌就可以得到改观,基础设施就可得到完善,特色资源产品形成了品牌,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集体经济,以后社区再遇到困难,集体经济就能迎刃而解了。”说起金山银山加鱼米之乡,莫中健书记满怀信心。 驻村工作队与箐口社区“两委”干部研讨《乡村振兴工作规划》 箐口社区驻村工作队邀请县农委专家实地指导规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张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j/11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南省助推中药产业发展云南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