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是几千年中医中药的历史积淀之一,对中医中药有所了解的人,对一定黄精不会陌生。

在古代养生学家眼中,黄精是延年益寿的首选配方之一,“久服能成仙,“乃仙人余粮”。

唐代大诗人杜甫亦留下“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赞美。

《神仙芝草经》中记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小黄精大作用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的植物,版药典关于它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有详细的说明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虚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咳嗽,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9-15g

推荐

1

黄精、枸杞子、山茱萸各30克

研细末,蜜丸,每丸9克,每日2丸。

适用于肾虚精亏、腰酸足软、头晕。

2

黄精、苍术、地骨皮、侧柏叶各30克

水煎加米酒,分6次服。

用于治疗须发早白。

3

鲜黄精60克或膏剂,加冰糖

每日2次,每服15克,开水送下。

用于治疗肺痨咯血。

4

黄精、枸杞子各克

研细末,每日1次,每服9克,开水送下。

用于治疗乏力、头晕、酸软。

推荐

黄精粥

「主料」糯米(紫)60克,山药(干)3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黄精30克。

「药用价值」益气补虚,健脾和胃;慢性胃炎、溃疡病属脾虚弱者。症见胃脘疼痛,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脉虚软;溃疡病属胃热者不宜食用本品。

黄精烧鸡

「主料」鸡克,黄精30克,党参15克,山药(干)20克,姜10克,大葱15克,盐5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味精2克,猪油(炼制)20克。

「药用价值」此炖菜具有降血糖、血脂,温中补脾,益气养阴,补肾益精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便溏、消瘦、纳差、带下等症。

黄精在道教神仙故事里是最常见的一味药物,《神仙传》里很多男女老少神仙都是通过服食黄精脱胎换骨走上长生之路的。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服食黄精的,恐怕已经说不清了。晋代张华在《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大概是有关服食黄精的最早记载。东晋道士兼著名医药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仙药》中亦讲过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

历代本草著作对黄精的记载:

《神仙芝草经》:“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本草纲目》:黄精受戊己之泻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浊。

《药性解》: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驻颜色。

《景岳全书》:一名救穷草。味甘微辛,性温。能补中益气,安五脏,疗五劳七伤,助筋骨,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耐寒暑,下三虫,久服延年不饥,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本草备要》:平补而润。平甘。补中益气,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下三虫。以其得坤土之精粹,久服不饥。气满则不饥。

《本经逢原》:黄精为补黄宫之胜品,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

《本草分经》:甘,平。补气血而润,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

网络资料汇编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ps/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