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坝村变迁记二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拆旧迎新”,开启了新生活。但地处高寒山区的老木坝村山高坡陡,常年气候冷凉,面对发展难题,老木坝村在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探索出了以反季蔬菜、中药材种植等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升级转换。 这两天,老木坝新村的钟学聪正忙着打理自家的2亩蔬菜,这已经是钟学聪今年种植的第二季蔬菜了,只要赶在霜期来临之前让蔬菜上市,今年他家又是一个好收成。 蔬菜种植是老木坝村的传统产业,但由于销售不畅,群众逐渐失去了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省委组织部挂点老木坝村以后,打通了蔬菜销售渠道,现在全村的蔬菜种植面积超过了80亩。去年,包括钟学聪在内的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入了新居,开始了新生活。 除了壮大传统产业,老木坝村还积极尝试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省农科院人才及种质资源的支持下,利用村委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开展白肉灵芝新品种的选育和中草药的试验试种,并培育出了适宜当地冷凉气候栽培的白肉灵芝新品种2个。 老木坝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方跃坤说,搞试验基地的目的主要是防范一些风险,因为我们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如果一下子大面积的铺开,它的风险程度是什么样还拿不准,所以用我们这个大棚来试验,一旦试验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全面的铺开。 有了种源和技术支持,老木坝村委会多福宽村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亩生态核桃基地、30亩滇黄精林下示范基地也初见雏形,资源优势逐渐向产业优势转变。 目前,多福宽村62户人家全部加入了合作社,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增强了群众依靠科技,运用科技增收致富的信心。 老木坝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方跃坤告诉记者,和贫困户合作,我们方法有很多,有些没有劳动能力的,那就他提供土地或者山林,有劳动力的参与劳动给他们报酬,最终我们就按照股份的多少来给他们分红。 如今,在老木坝村,蔬菜种植、灵芝培育、林下中草药等生态立体农业不断崛起。不仅如此,老木坝村还注册了“插甸农夫”、“云岭福”商标,开发了灵芝胶囊、灵芝酒、黄精酒等产品,产品销售模式也从传统的“小货郎”向实体店+线上商城同步营销转变,昔日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正逐步进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插甸镇副镇长李保文给了我们一组数据:在年以前,当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在0元左右,到了年年人均纯收入全镇的水平已经到了元,在直过民族地区和全镇是同步发展,人均纯收入也是达到了多元,可以说产业带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老木坝村找准扶贫新配方,因地制宜创新开发特色产业,让农民变成“社员”和“股民”,实现了产业扶贫“资金到户”到“效益到户”的转变。有了产业支撑,老木坝村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开聪 编辑/苗苗 责编/郎永祥 监审/陈松 ?楚雄广播电视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ps/3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金芽茶烟,茶烟批发,送礼送健康,健康茶
- 下一篇文章: 国医泰斗王凤岐药入酒中粮食精华泡药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