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诗寻草从一首诗里探索黄精的ldq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韦应物《饵黄精》 在中药材的市场上,最让人值得称道却无有定论的说法便是“道地”药材的道地二字。有讲究产地的,有讲究炮制工艺的,有背历史典故的,有顶礼膜拜现代工艺的……而黄精便是“各处都有种植”,被文人雅士屡屡称道,行业内却各执一词的养生“灵药”。 黄精最早出现在张华《博物记》中:“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能够长生。”在《神农本草经》中,黄精被列为“上品”。葛洪在《抱朴子·仙药》评论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神仙芝草经》云:“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颜色明显,发白更黑,齿落更生。”《本草纲目》亦云:“补诸虚,填精华。” 韦应物是陕西西安人,他所说的“灵药出西山”中的西山取自山海经的“西山经”典故。在《西山经》中,主要记载了4座山脉,分别是华山(秦岭)、六盘山、崇吾山(甘青一带)、白于山。其中崇吾山是上古时期黄帝活动的地区,这里有著名的不周山,昆仑山,天山等。 唐朝以后,黄精更加有了神话加持。当时新罗国王族子弟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修行,渴饮溪间水,饥食林中草,无意中发现黄精,食用后渐渐身体强壮,精神振奋,皮肤光滑,面色红润,须发黑亮,活到九十九岁。他在《酬惠米》中说:“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自此,世人逐渐对九华山产出的黄精推崇备至。 韦应物的这首诗不仅记载了当时黄精的产地,同时阐明了对其炮制工艺“九蒸九晒”的赞美,成为历代医家对于“道地”黄精古法炮制的要求,可谓吸日月之精华,包孕天地之灵气。无论以后产地争论如何,这九蒸九晒的“古法炮制”成为小众清流对于黄精制品的最高标准。 文 海派杏林文化 图 部分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出处所有 本内容受“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 (项目编号:18dz)”资助 你懂生活 我懂你 “ 杏 林 文 化 ” 更多内容,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ys/5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性26病中医验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