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黄精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提高和改善记忆、降血糖、调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将其用于防病治病、营养保健和美容。随着国内外对黄精开发的热度不断升温,需求越来越大,黄精产业作为传统中医药产业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影响黄精产业发展的问题。只有找到具体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才能保证黄精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对各个黄精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和黄精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和总结,了解国内在资源、种植、加工、市场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可以为找到新化县黄精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支持。

一、黄精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精产业在资源方面存在有分类、入药的种类的问题和分布不均、资源枯竭的问题。据文献报道,黄精物种丰富,全世界黄精属植物40余种,我国有31种,也是黄精属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由于形态上的过渡性、地理分布的重叠性使得本属植物的种间区别趋于复杂,黄精属植物资源的分类一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一种满意的分类方法,这也从根本上限制了黄精产业的发展。

在可以入药的种类方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是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3种植物的干燥根茎。但各地药用种类十分广泛,初步统计有20余种,民间药用有十几种,各种黄精都有广泛的应用,且药效令人满意。对此,为更加合理利用和扩大药用资源,解决黄精药用资源的不足,应对入药的黄精品种资源加以整理和确定,以便有效利用药源。

各地资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3种黄精属药用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蕴藏量也较大。多花黄精主产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滇黄精主产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区。各地黄精属植物种类也较丰富,如长白山7种、甘肃6种、安徽11种、贵州水城11种等,但近年来全国黄精药材收购量逐渐下降且价格逐年攀升,这表明其资源正逐步趋于枯竭,后期工作中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重视繁殖技术和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实现黄精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黄精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良种繁育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十几年来对黄精多种功能的深入研究,天然保健与功能食品的开发研制,黄精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由此人们逐渐开始对黄精的野生驯化变家种的育种进行探索研究,但对黄精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甚少,研究深度也不够,对黄精繁殖方式主要集中在根状茎繁殖与种子繁殖上。但是,采用根茎繁殖,品种更新速度慢、易感染病毒病,多代繁殖后品种退化严重。因此,常规繁殖方法已不适应黄精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而对于黄精的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转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工厂化的无土栽培技术等研究迫在眉睫。这对于保存种质资源,避免基因的丢失和毁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减少因大量采挖野生黄精对生态环境和黄精资源的破坏。

二是栽培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黄精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来黄精价格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更多的药农开始种植黄精,新化县也成立了家中药材合作社,积极鼓励农民种植。但是大部分药农普遍认为黄精好种,不用过多管理,缺乏种植技术,凭借经验对待黄精生长的各个环节,田间管理极差;连续种植,造成黄精连作现象十分普遍,连续种植也使病虫害增加,药农又没有应对的办法,也使黄精种植陷入了恶性循环;进而影响黄精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严重限制了黄精的应用。药农分散种植、不愿过多投入,土地分散,使统一种子规格、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加工实施起来存在困难,很难控制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因此,黄精栽培应对栽培生产的一系列环节加以严格控制。如栽培基地的环境,包括地理地质条件、气候因子、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质等与黄精生长繁殖有关的客观条件;栽培管理,包括栽培制度、选种、育种、种子处理、播种和移栽、种子种苗、大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及适时采收、产地加工等技术环节;研究黄精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以及制定和推广黄精栽培的标准操作规程。

三、黄精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精现在初加工常采用的是将黄精放入锅内加清水至被浸没,火烧煮熟至透心后晒至5成干,放入蒸笼内隔水蒸多时,取出再晒。如此反复蒸晒多次,直至表面呈黑色,内部呈黑棕色,再将浓缩液淋在黄精上,拌匀后再蒸,最后晒或烘干,置荫凉处存放。目前对于黄精的初加工演变未有详尽的报道,多数都是根据经验,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现有的黄精炮制研究多侧重其炮制前后某种或几种混合成分指标的比较,由于炮制工艺不规范,其研究结果说服力不强、可信度差。因此,综合考虑药材的内在质量和药材的外官美感与口感,建立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势在必行。通过严格控制蒸、煮时间和直接干燥温度,对黄精加工过程中黄精多糖、总糖、皂苷、水浸出物、乙醇浸出物、正丁醇浸出物、颜色、品味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黄精最佳的加工方法,制定饮片质量标准,既能体现黄精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又可以活性混合物量综合评判制备工艺、控制产品质量,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在黄精的深加工方面,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精产品主要有黄精饮片、黄精丸、当归黄精膏、黄精冲剂;黄精茶、黄精酒;黄精保湿焕肤面贴膜、美白中药面膜素等。可以看出,黄精的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存在“短、小、乱”的现象,即只是原植物简单加工的短线产品,且产品杂乱,没有市场主导产品,生产工艺及制剂技术水平较低,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不完善,创新能力较弱。我县也是这样的情况,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没有领头的龙头企业。黄精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降糖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因此,黄精的深加工必须从黄精的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出发,兼顾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研究,实现黄精的综合利用。

四、黄精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中药材匮乏的问题及对策。黄精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除国内消费市场外,黄精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久畅不衰,价格稳中有升,市场缺口很大。目前市场黄精干品年供应量远未达到需求量,并且还有拉大的趋势。资源匮乏问题已经成为黄精产业发展的瓶颈。黄精资源匮乏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黄精药材仍以野生为主,种植不成规模;野生资源锐减,采挖量少;生长周期长,产量有限。大力发展黄精的规范化种植是解决黄精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黄精的规范化种植,既能缓解黄精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又能得到安全有效的黄精原料药,实现我县黄精产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二是市场杂乱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黄精需求量的逐渐增大,黄精的价格逐年上涨,受到利益驱使,各种黄精伪品混入市场,严重影响了黄精市场的健康发展。黄精常见伪品有苦黄精,主产于甘肃、东北各省;大玉竹,主产于湖南。为了规范黄精市场,提高黄精的市场准入标准势在必行。首先要运用现代科技提高黄精的鉴别手段;其次要加大对黄精假药的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精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综合以上所述,黄精产业作为我县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我县中医药的发展息息相关。对黄精进行规范化种植以及相关产品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是解决我县黄精产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黄精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通过黄精种植基地的建设,加大对黄精深度加工的投入,并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地开发,促使我县黄精道地药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高质量黄精除满足药材原料需求外,还可开发其新剂型、新适应症和各种功能性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从而辐射和带动我县“制药、食品、美容、园林、旅游”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丰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打造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目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皮肤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zz/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