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皮炎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045.html

眼下,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镇团结村委会的洱源县协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药材种植基地,曾经光秃秃的沙坝上种满了郁郁葱葱的白芨、附子、滇黄精等中药材,社长马胜伟正在指导工人们除草、浇水……田间一派忙碌的景象。

田间一派忙碌的景象马胜伟介绍,现在种植中草药材的基地原来是一块闲置的沙坝,他们想将闲置的土地盘活起来,通过考察学习,了解到种植中草药材市场前景好、效益可观,便决定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流转了沙坝亩进行复垦,种植了白芨、附子、滇黄精等。通过基地项目的引入,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美化了环境,通过土地流转和提供就业,也加快了“消薄”步伐。目前,中草药材长势喜人,让荒坡变身“聚宝盆”。

中草药材长势喜人李吉玉是波中组村民,一直以种植粮食为主,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自从洱源县协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中草药材后,她就一直在这干活。“有了合作社以后,不用跑去外面务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做。在基地栽药、除草,每天能挣90~元,既可以照顾到家里,又能增加收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李吉玉在基地一边除草一边心满意足地说。

村民们正在干农活基地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给当地村民创造了增收的新渠道。马胜伟说:“基地里长年有活干,每天都要雇用村民除草、浇水。目前,基地已经吸纳了村民务工多人次,解决了附近村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正在忙碌的村民们“现在这个种植基地算是示范,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更多群众加入种植行列,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实现共同增收致富。同时,通过中草药材种植转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发展。”马胜伟对未来中草药材种植的前景胸有成竹。

产业兴旺,农户增收。“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中,右所镇团结村以党总支为引领,主动担当、建强基础、强化服务,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大胆探索引进了企业公司,以‘党总支+企业+合作社’、群众参与的产业转型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能人示范作用,以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让中草药材产业成为调结构、促增收、保生态、可持续的一项富民产业。”右所镇团结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马邓霞告诉记者。

云南网记者赵家琦通讯员赵菊芳杜振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g/1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