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挖,黄精蛮珍贵的,大家除草的时候都轻一点,千万不要伤到它的根。”“阿姨,这颗黄精苗看上去有点缺乏营养,麻烦你去拿点肥料撒一下,不要直接撒到根上啊,记得偏点倒。”……4月的清晨,雾气刚散,山林青翠,走进黔东南州岑巩县凯本镇龙塘河村黄精种植基地,指导黄精种植的技术员龙汉广不停地嘱咐着大家。近年来,凯本镇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号召班子成员积极谋划项目,结合山地资源禀赋,引进黄精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大片闲置山地资源,还通过土租、务工、利益分红让村里余名群众直接受益,让群众赚到“红票子”、鼓起群众“钱袋子”,真正铺就了一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林下“黄金路”。“村里面种植黄精蛮好的。我要照顾孩子,早上来工作,下午就可以回家帮孩子煮饭。在这里做一天的活,也能得块钱,补贴家用是完全够了。”村民陈子梅笑着说,“以前我都是在外地打工,几年都难得回一次家,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据悉,该基地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主要以“油茶+李子+黄精”套种。今年凯本镇共计种植林下黄精亩,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按“二八”投入,即合作社通过林地和后期管理费用投入占20%,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占80%。“我们黄精种植项目所得收益按照‘四六’比例分红,收益的60%用于村集体经济,收益的40%用于合作社分红。还与贵州益草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进行保底回收,公司提供种植技术培训、产品收购、加工服务等,所以我们这里的群众都很积极,大家对于做大做强黄精产业很有信心。”龙塘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朝自豪地说。凯本镇黄精基地建设以来,共带动余人次就近务工,群众劳务共计发放18.8万余元。据了解,黄精将于年开始大面积采收,按现平均每亩产量斤,市场价格8元一斤计算,产值预计达余万元。扣除财政资金投入和种植管护成本,按照“四六”的比例分红,村集体经济将获得收益万元以上,种植黄精为群众实现产业致富梦点燃了希望之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光莉编辑杨羽二审刘诗雅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jg/1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