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贤昌镇三步走奏响坝区产业交响
定目标、明方向,联支部、聚力量,“三步走”打造新场盐山产业坝区示范点。麻江县贤昌镇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奏响坝区产业“交响曲”,带领更多贫困群众积极共同参与,进一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定目标、明方向,拉响产业发展“前奏曲” 用好土地,发展农业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是广大农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贤昌镇依托夏同龢文化景区做大、做强、做优文旅产业;坚持抓好以蓝莓为主的主导产业;坚持抓好红蒜和锌硒米特色产业;坚持抓好以花椒、黄精、箬竹等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 贤昌镇锌硒米产业 通过长远谋划,统筹部署“秋冬种”、“林下经济”等工作,在新场盐山坝区打造有长期经济效益的千亩蓝莓园示范产业,打响红蒜,锌硒米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做好“短、平、快”高效益产业发展。以农作物套种,间种,换季更种的方式合理安排红蒜,生姜,锌硒米,辣椒,蜜本南瓜、烤烟等产业,做到四季更替、土地不闲,用好用活每一分土地,使有限的田地发挥无限的经济效益,扩大集体经济发展。 联支部、强优势,弹响产业发展“变奏曲” 整合土地、山林资源,以田土水分含量、土质肥沃、产业生长特性等部署产业、划分区块,规划产业发展带。贤昌镇充分发挥新场村、盐山村土地连片、产业基础强、致富能人多等优势特点,成立新场、盐山临时联合党支部。建立由党员干部、驻村干部、致富能人、种植大户组成的坝区产业人才队伍,携手共谋坝区产业。 通过实施“土地融合,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利益共分”机制,实现了大村带小村、强村扶弱村抱团发展。 贤昌镇新场盐山坝区产业基地一角 同时,贤昌镇把脱贫攻坚单元网格变为坝区产业发展网格,包保到户到人到地块,宣传动员流转土地,整齐规划种植长期或短期高效益产业。以镇级农业指导员驻村服务指导和县级农技人才定期下村指导的方式,对产业发展难题进行把脉问诊余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80多个。 今年,贤昌镇坝区辣椒产业大获丰收,亩产多斤,收入高达70万元,利益链接户人。 聚党群、增力量,奏响产业发展“圆舞曲” 新场盐山临时联合党支部深入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步子走在前、责任扛在肩,挑选并率先动员觉悟性高、干事积极性强的农村党员、种植大户以资金、土地等方式主动入股村级合作社参与发展,党员干部窜寨入户在群众家中、田坎土间召开院坝会、小组会、家庭会等多次,宣传惠民产业政策、细算产业经济账,引导群众种植高效农作物。 贤昌镇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坝区图纸上划分产业带 今年,全镇采取“稻+鱼”“菜+菜”套种或间种的方式种植锌硒米1亩、辣椒亩、红蒜余亩、养殖稻田鱼亩,扩增蓝莓产业亩、种植黄精、天麻等中药材亩。 落实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效益,既得靠于民,也得反馈于民。人就业,做工4人次,当地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培育、种植、锄草、施肥、采摘等阶段以80元/天的工酬务工就业,为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吴洪开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凌忠云 编辑石含开 编审沈安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jinga.com/hjzz/11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平县一碗水乡开创黄精时代,助推乡村
- 下一篇文章: 麦冬的副作用麦冬的功效及食用方法三九养